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义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这句话,常常用在老师身上。如今,这句话也可以用在中国外交身上了!这是王毅外长两会记者招待会给笔者留下的突出感受。
虽然好为人师绝非中国人习惯,但中国外交越来越要回应世界的中国期待、中国的世界诉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所言,“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落实到中国外交头上,释疑、解惑不能缺席,传道、授业也不能缺席。俗话说,文以载道,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同样载中华文化之道。
——传道:在总结过去三年中国外交时,王外长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目标是助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选择是坚持自身和平发展,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基本原则是合作共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要路径是建立形式多样的伙伴关系,倡导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价值取向是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弘扬正义,在国家关系中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真所谓,道在,底气在,立场稳,方向明。国内外简单用强、弱来界定中国外交,就是不了解外交之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的四面鲜明旗帜,中国外交之道,也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王义桅:中国外交不能简单用强弱来界定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承载着中华文化之道
发展之道:“中国有信心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不同在什么地方?集中体现在中国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不搞恃强凌弱;中国追求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不搞零和博弈。”王毅外长借回答记者提问,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外交发展之道。
交往之道:针对埃及记者问及中国是否在调整中东外交政策,王外长回应说,“在中东事务上,中国从来都不是‘看客’。我们一直支持阿拉伯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与地区各国有着越来越密切的经贸联系,同时也在积极致力于中东的和平稳定。中国在中东不搞势力范围,也不寻求代理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本着客观公正态度,着力劝和促谈,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恰恰成为中国的优势所在,中东各国都欢迎和期待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如为人,交往皆同理。这是中国为国之道的形象说明。
处事之道:面对诸如朝核问题那样发生在中国家门口的棘手问题,中国如何劝和促谈?王外长回应:“中国和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休戚与共。中朝关系是有着深厚友好传统的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关系。中国既重情义,也讲原则。我们珍视同朝鲜的传统友好,朝鲜要谋发展、求安全,我们愿意支持帮助。但同时,我们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毫不含糊,对朝方推进核、导计划的做法不会迁就。制裁是必要手段,维稳是当务之急,谈判是根本之道”;并强调,“无核才能和平,对话才是出路,合作才能共赢”,这也承载着中国外交之道。
合作之道: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标志,王外长回应外界对中国战略意图质疑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但机遇是世界的。提出这一倡议,顺应了亚欧大陆要发展、要合作的普遍呼声,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快速转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道,也体现了中国外交积极主动一面。提供国际合作公共产品和倡议,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特色。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制高点,中国外交更显高远。
——授业:国内外不仅对中国外交不够了解,对中国所作所为也不够了解。因此,外交部近年创设外交小灵通机制,通过各种公共外交手段,传授中国外交之业,达到拨云见日、正本清源的效果。比如,就菲律宾制裁案的提问,王外长回应说,“中国政府早在2006年,就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赋予的权利,作出排除强制性仲裁的政府声明。作出类似声明的,全球有30多个国家,这些排除性声明一并构成《公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得到各方尊重。因此,中国不接受南海仲裁案,完全是在依法行事。而菲律宾的做法,恰恰是一不合法,二不守信,三不讲理。不仅违背了在中菲双边协议中做出的承诺,违背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四款的规定,也违背了提出仲裁应由当事方协商的国际实践。菲律宾的一意孤行,显然有幕后指使和政治操作。对于这样一场走了调、变了味的所谓仲裁,中方恕不奉陪。”这就解释了中国不应诉的合情合理合法性。
授业不只是针对中国所作所为,还要回应未来期许,给国际社会以信心和希望。今年中国担任G20轮值主席,王外长回答记者关于中国将在杭州峰会上提出什么主张时说,“中国从三个新角度寻求峰会的突破:一是以创新发掘新动力,二是以改革注入新活力,三是以发展开辟新前景。让G20从杭州再出发,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这就很好地贯彻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世界呼唤中国声音、中国方案的指示,体现了中国作为新的世界领导型国家的时代担当。
关于南海问题,是这次记者招待会问及最多的问题。对此,王外长在解释中国立场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中国的信心:中国一直在为南海和平稳定做出各种努力。我们专门设立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陆续开展了40多个合作项目。我们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已形成两份共识文件,进入商谈“重要和复杂问题”新阶段。我们主动提出制定“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尤其是提出设立“海上紧急事态外交热线”和“海上联合搜救热线”,充分展示了我们的诚意。尽管这些努力一直受到个别国家的干扰阻挠,但是,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与东盟国家一道,确保南海的和平发展大局。
——解惑:中国是个大块头,发展又那么快,国际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疑惑,乃至焦虑,是正常的。因此,中国外交首先回应外交困惑。比如外界担心中国在南海建设必要的防御措施是否为下一步“扩张”铺路?这是典型西方“国强必霸”逻辑。王外长答曰:“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只要是炎黄子孙,都守土有责。中国从来没有也不会提出新的领土要求”。
二是疑惑,在回答中国海外利益如何维护的问题时,王外长表示,“中国绝不走传统大国的扩张老路,也不会搞任何强权政治。我们要探索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得到各方欢迎,具有中国特色的维权之路。”
三是焦虑:中美摩擦,是国际舆论热议焦点;担心中国与美国一争高下,是美国人的普遍焦虑。对此,王外长首先与美国在南海的行为划清界限:“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主人”,并回应,“中美摩擦的根源是美国总有一些人对中国抱有战略疑虑,总是担心中国有一天会取代美国。我要强调的是,中国不是美国,中国决不会也不可能成为另一个美国。我们无意取代或领导谁。建议美国朋友更多学习体会一下中国5000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要动辄套用美式思维来判断中国。想清楚了这一点,中美关系的前景就会豁然开朗。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出正道: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条路,符合双方的共同和长远利益,也顺应世界发展变化的潮流。”因此,中国对外行为的逻辑,一定要追溯到历史文化根源,探寻其发展演变轨迹。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中国外交的担当,须从长计议。维护国家利益、回应世界期待,就是中国外交的担当。未来中国外交展望时,王外长表示,“中国外交将以更宽阔视野、更开放胸襟、更积极姿态,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尽责,为人类的繁荣进步出力”。这可以说既说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也说出了世界上客观、公正看待中国的其他国家人民的心声。
中国再出发,外交再给力。我们对今后的中国外交,充满期待。(王义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63-31940-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