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3日讯 甲午岩迎来第一缕阳光、梅花湾泛起鱼肚白……6月2日,大陈岛又迎来一个明媚的清晨。
88岁的徐定寿,默默遥望着岛上海拔最高的凤尾山顶那座16.5米高的石碑,心潮起伏。
那是他每天都要静静地看上无数遍的垦荒纪念碑。它,记录着60年前包括徐定寿在内的467名年轻人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的垦荒史,也见证着60年来大陈岛上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如今,它又见证一段历史——
继2006年到大陈岛看望老垦荒队员、2010年给老垦荒队员回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六一”前夕回信勉励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
“总书记还说我们垦荒队员是最可敬的人。”老人激动地说。
信念的奇迹
“发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大陈岛考察时勉励当地干部群众
离大陈镇政府不远处,几幢红房子特别显眼,这就是垦荒队员们集中居住的南田新村。徐定寿老人也住在这里。
1957年2月,29岁的徐定寿和妻子周银翠离开家乡永嘉来到大陈岛,成为垦荒队员,“我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大海风浪,结果晕船吐了一个星期,血都吐出来了,3天都没有吃饭,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电灯不明,急事电话不灵,遇风航船常停,生活单调苦闷,环境艰苦冷清。”这段顺口溜,是垦荒队员当时生活境况的真实写照。在这段艰苦岁月里,垦荒队员没有丝毫抱怨或后悔。”
“遇到什么困难,大家就开展劳动竞赛,比啊,拼啊,越是艰苦越快乐,没有一个人退缩。这种精神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老垦荒队员李京州说。
当时,这群年轻人还跑到凤尾山顶,顶着北风,庄严宣誓——
背靠祖国河山,面朝祖国大海,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有一个困难就解决一个困难,有十个困难就解决十个困难。我们同边防战士一起,要把大陈岛建设成可爱的家乡。
正是抱着这一信念,这些垦荒队员和当地军民一起,用热血青春和辛勤汗水,换来了大陈岛的喜人变化。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大陈岛考察,对老垦荒队员的奉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大陈岛开发建设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
执着的坚守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大陈岛正朝着‘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迈进,相信今后的发展会更好。”
——2010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回信
岁月沧桑,如今的大陈岛,涛声依旧,却早已换了新貌:
国家一级渔港、全国能源开发基地、全国海洋经济开发建设示范岛、全国百个红色景点旅游景区之一、省级海岛森林公园……一个个荣誉成为她的金名片。
在垦荒精神的激励下,新一代“垦荒者”接力前行。
现为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的郑锡江,2007年来到大陈岛工作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造路。
探路靠脚,在半人高的杂草堆里摸索前行,稍有不慎身上就会出现血口子……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的艰苦依然让郑锡江很是惊讶。“可听老垦荒队员讲起以前的垦荒故事,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苦根本不值一提。”郑锡江感慨地说。目前,大陈岛水咀至鸡笼头至土地堂公路项目完工;总长30公里的环岛公路全面贯通。
国网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供电公司大陈供电所所长王海强是个“垦二代”,其父王进苏是垦荒队的第二批队员。说起大陈岛的电力系统,王海强如数家珍:
上世纪70年代柴油发电时期限时限电的包灯计费,1988年元宝山风力发电站165千瓦发电机组的投运,2009年20多公里的35千伏海底电缆贯通……
“以前大陈岛的供电很不稳定,而且台风一来,基本都会出现问题。”王海强说,而现在,通过一系列的电力改造,大陈岛的电力系统越来越稳定,电能质量越来越高,不仅能保障岛上用电,而且岛上的风力清洁能源还能反哺陆上。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大陈岛人也在不断挖掘海岛文化、生态旅游的魅力。
红色记忆广场、甲午岩景区、乌沙头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改造、海岛保护和整治修复、象头岙休闲与观光渔业项目也在有序推进;直升机低空飞行项目已经开始筹划……这些,让陈彬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陈彬彬是听着垦荒故事长大的大陈人。2014年,大学毕业的陈彬彬毅然辞去杭州的工作,返回家乡创业。
“我看好大陈岛的发展,也愿意为大陈岛发展出份力。”27岁的陈彬彬,成了大陈岛最年轻的民宿经营者,也给大陈岛传统的酒店经营带来了新的气息。
他购置了大型的海洋槽备货,让游客在禁渔期也能吃到海鲜;民宿实现了WiFi覆盖,让游客在岛上也能上网冲浪;引进了新的营销模式,让游客在网上了解大陈、并预定酒店……
尽管近年来由于柴油、人工成本上涨,渔业资源枯竭等原因,捕鱼业不大景气。但作为国家一级渔港,大陈岛人没有放弃这个靠海吃海的天然优势。
2014年,大陈镇凤尾村党支部书记管君武投入200万元养殖厚壳贻贝,在土地堂一处海湾,放养了2万多条苗绳,寻求转型升级。
去年,台风“灿鸿”肆虐,而厚壳贻贝的损失远远低于他的预期,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不少村民纷纷效仿,目前岛上已有80多人转产从事水产养殖。
“如今,发展海岛旅游恰逢其时!我们将紧抓机遇,借旅游开发之机加快建设小康的大陈和现代化的大陈。”椒江区党委负责人对大陈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永远的感召
“希望你们向爷爷奶奶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6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小学生回信
“习总书记给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的回信,不仅是对广大青少年的勉励,也是对你们的关心,对台州发展的关怀与期望。”6月1日中午,台州市委书记王昌荣考察大陈岛开发建设工作。船一靠岸,他就先赶去看望岛上的老垦荒队员。
到台州任职4个月来,王昌荣深入台州各地城乡调研,始终有一种强烈而深切的感受,那就是——
60年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始终在感召台州人民砥砺前行。
而这,也正是许许多多参与和关心台州发展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像民营经济,之所以能成为台州最大的发展优势、最亮的发展特色、最重的发展底牌,就是垦荒精神的真实写照和集中体现。”台州市发改委主任张锐敏这样对记者说,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个白手起家的台州民营企业家,正是在垦荒精神的感召下,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之路。
开过照相馆、做过冰箱厂厂长、鼓捣过装修材料,1994年造起了汽车、2010年收购沃尔沃……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出身台州一个农民家庭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坦言,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好经受磨难的心理准备,做好剥几层皮的心理准备。
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凭300元贷款起步,闯出了一个大型现代化民营跨国企业集团,从“草根”走到“明星”,更被誉为“国宝”。但随后接连遭遇的3次危机,使他背上20多亿元债务,不少人断言,飞跃将止步于此。8年后,他的坚持粉碎了这般论调,“台州的企业家,大多有一股子拼劲。没有这股子精神,就没有我邱继宝的今天。”
垦荒精神,过去需要,现在和今后同样需要。目前,台州市委已明确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大力弘扬垦荒精神,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岗位建功的热情和动力,进一步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再创台州新辉煌。
东海潮涌,涛声吼地,巍巍屹立的垦荒纪念碑静默如初,正注视着一代又一代“新垦荒者”,迎难而上,接力前行……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64-39364-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