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时间:2019-09-16 09:02:17|来源:凤凰网|点击量:26452

“单身女性数量的大大增加是值得庆贺的,这倒不是因为单身状态要比同居生活更好、更可取。革命性的变化在于,女性拥有的选择项大大增加。”

“数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女性都被理所当然地推上一条她们不得不上的“高速路”——那就是早早地找一个男人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不管她们有什么个人意愿和理想抱负,也不管当时的环境如何,结婚对象是否合适。如今这一局面已被打破,现代女性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她们面前有无数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它们蜿蜒交错,一路上有爱,性,伙伴关系,为人父母,事业和友谊,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向前延伸。”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我从小就不喜欢故事的女主人公结婚嫁人。记得小时候看《小木屋》系列小说,在最后一集《新婚四年》中,劳拉嫁给了很有男人味的阿曼佐·威尔德,并生下了女儿小玫瑰。尽管书中写到他们遭遇了冰雹袭击、白喉爆发以及其他影响农事的种种不幸,但劳拉结婚并喜获女儿理应是一个美好的结局。而当时我看着这本书的封面,竭力让自己为她感到高兴时,却怎么也做不到。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幸福的结局,劳拉的一生至此仿佛就结束了。从许多方面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我小时候的《小木屋》系列版本,前几本的封面都由加思·威廉姆斯(Garth Williams)作图,活泼好动的劳拉居于中心位置,她不是在山坡上嬉闹,就是光着脚丫骑在马上,要不就是在打雪仗。而在《新婚四年》封面上的那个劳拉,脚上穿着结实的鞋子,静静依偎在丈夫的身旁,画面中最生动的人物就是她怀中的宝宝。劳拉的故事到这里就要落幕了——一旦结婚,还有什么好讲的呢?

《绿山墙的安妮》中,安妮·雪莉也是同样的结局。少女时期的安妮会把好朋友黛安娜·巴尼灌醉,会在学习上和吉尔伯特·比雷斯暗暗较劲,然而这样的日子终究还是一去不复返。作者用三本书的篇幅描写了她的种种叛逆、一次次拒绝别人的求婚,但她最终还是嫁给了吉尔伯特。《小妇人》中可爱的乔·马奇,虽然没有如人所料嫁给她的好朋友加邻居劳里,但依然没逃脱结婚的老套结局,她最后和那位年长的教授巴尔一起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还有《简·爱》,这位冰雪聪明又多愁善感的姑娘,她耗尽青春,总算争到了点自由和独立,但生活给她的犒赏又是什么?还不是结婚嫁人。看看她嫁的那位,脾气暴躁,把结发妻子关进阁楼,用尽心机追求简·爱。等到简·爱终于投入他的怀抱时,他已是一个缺了一只手的瞎子。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电影《简爱》(2011)

这是一个理应浪漫的爱情故事,却让人备感苍凉。《小绅士》的续篇《乔的男孩》、《绿山墙的安妮》的续篇《壁炉山庄的安妮》,同样显得苍白无力。女主人公曾经的生活多姿多彩,她们的身边不乏调皮捣蛋的朋友、暗中搞鬼的姐妹,还有总喜欢使坏的表兄妹;她们受过伤,冒过险,生活中充满了希望和激情。曾经,生活的道路是那样的宽广。随着她们结婚生子,接下来的路却越走越窄。生活中渐渐只剩下了两件事——照料乏味的丈夫,抚养几个无趣的孩子;故事的主角也很快要被这些孩子替代。

当然,我的失望,也是因为这些故事的形式过于老套——大凡成长小说都是如此,一旦主人公步入成年,故事便都毫不例外地以同样的方式结束。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这都是一个无法逃遁的事实——对于女性而言,成年意味着结婚嫁人,意味着故事的结束。

婚姻在我看来如同一道隔墙。我所喜欢的那些女主人公在她们曾经的那个世界里自由奔跑,即便不能随意地偏离主道,至少也可以一路奔向前方,她们的身上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然而一旦结婚,她们就从此与原来的那个世界隔绝。常常就在她们完成学业,儿时的梦想即将展翅的当口,这些淘气而又可爱的女孩突然间就被生活的琐事包围,变得循规蹈矩,变得不那么美好了。

后来我又从书中得知,莎士比亚的喜剧多以结婚为结局,悲剧则以死亡为结局。莎翁赋予了结婚和死亡同样的叙事效果,恰好证实了我童年的直觉——两者都有让故事结束的作用。我母亲是一名教授莎学的老师,她总是不无伤感地对我说,莎翁笔下那些争强好胜、能说会道的女主人公,包括《无事生非》中的碧翠丝,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后便没有了台词。

那么,难道所有有趣的女主人公都要一长大就结婚吗?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随着我慢慢长大,我逐渐发现女主人公最后没有结婚的故事也不在少数。《柏油孩子》中的吉丁·柴尔兹,她坚决无视传统的性别预期和种族思想,但这使她遭到了周围世界的排斥;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笔下的嘉莉妹妹以色牟利,最后却落得两手空空;《劝导》中的安妮·埃利奥特,27岁仍旧待字闺中,险些就要过上那种经济上无依无靠、情感上没有着落的漂泊生活,幸好温特沃思上校再次出现,她才不至于屈辱地当一辈子老处女。海斯特·白兰(《红字》的女主人公)、郝薇香小姐(《远大前程》中的角色),以及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笔下那个令人讨厌的莉莉·巴特(《欢乐之家》中的角色),也都有相似的经历。

这些都不是鼓舞人心的故事,但它们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终身未婚的女性,不管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还是生活不经意的安排,都注定要被贴上标签遭人唾弃,不然就是守着那件从未穿过的婚礼服,服用过量的镇静剂,惶惶不可终日。故事中的这些人物虽然没有结婚,但是正如婚姻是对人的束缚一样,没有婚姻也同样束缚着她们。

这似乎证实了波伏娃关于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观点——我想我最后也将得出和她相同的结论——她认为女性可以分为四类:“结了婚的、结过婚的、打算结婚的、因结不了婚而痛苦的”。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波伏娃

在我即将成年、准备离家上大学之时,我丝毫没有马上就结婚嫁人的想法,婚姻对我来说是绝无可能的事。当时大多数人都这么说,不出几年我就会被婚姻生活所湮没。可那个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选课啦,室友啦,啤酒派对啦,以及怎样在校园附近找个工作啦,结婚对我而言,是最遥远的事。

我18岁的时候还没有交过正式的男朋友,我那些闺蜜们也一样。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认识的同龄人中没有谁会正儿八经地约会谈恋爱。我们都是一起出去玩玩,喝喝啤酒,抽抽烟,吸个大麻什么的。做爱也是有的,但并非人人如此。那个时候很少有人会严肃认真地恋爱。当然,我的情况也许是因为我这人不太合群,注定不会喜欢上什么人(这是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培养起来的想法),更别说结婚了。我也从没想过身边那些闺蜜们会很快结婚。

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马上就能享受到真正的独立自由,马上就能成为真正的自己。那种过不了几年就会萌生的结婚愿望,那种迫不及待地要与人共筑爱巢、终生相守的想法,在我看来是荒谬至极的。

然而,在我认识的上一辈女性中,几乎人人都是如此:我母亲在缅因州的农村长大,她刚过18岁就有了正式的男朋友,等到她大学毕业的时候,她原先的高中同窗不是已经结婚,就是已经怀了孩子正在准备结婚。我母亲是60年代初的大学生,《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一书的作者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到学校开研讨会时,她曾是学生导游;21岁大学毕业后没几天,她就和父亲举行了婚礼,那时候她还没有拿到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我姨妈比我母亲小五岁,她在高中时就有过好几个男朋友,后来在大学认识了我姨父。姨妈23岁和姨父结婚,那也是在她取得博士学位之前。我母亲和姨妈并非特例,我朋友的母亲,我母亲的朋友,还有我的老师,她们大都在20岁刚出头时就已经认识了未来的丈夫。

古往今来,美国女性的成年生活肇始于婚姻——不管她们的生命中是否还有别的选择。从现有的资料来看,19世纪末以来,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一直保持在20至22岁之间。这已成了女性的固定生活模式。

过往的历史提醒着我,在不久的将来,即便啤酒派对和学期论文让我忙得焦头烂额,结婚的可能性还是会莫名其妙地冒出来。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现实中没有多少不结婚也能过得很好的例子。

大反转

我在进入大学读书的十七年后开始写这本书,这一年我35岁,再过几个星期就要结婚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让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结束。但是,我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我走过走廊,或者说走进法官办公室准备结婚的时候,我已经过了十四年的独身生活,而我那位成年不久就结婚的母亲,在我这个年龄已经结婚十四年了。在这些年里,我结交过朋友,也和朋友闹翻过;我搬过家,换过工作,升过职,也被炒过鱿鱼;我独居过,也和人合住过;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室友,有投缘的,也有不投缘的;我使用过各种避孕手段,也生过几次大病;我自己支付账单,也遭遇过入不敷出的窘境;我恋爱过,也失恋过,甚至曾经在五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男伴;我搬到新的街区,熟悉新的环境,担心害怕过,也开心自在过;我有过伤痛、恐惧,也有过欢笑、厌倦。我是一个成年人:一个复杂、但又复杂得很“合理”的人。我是一个身边没有男人陪伴的人,但我有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城市、我的事业——更有我自己。

我并不孤独。除我之外,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和我一样。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事实上,2009年,美国已婚女性的比例已降至50%以下。那么,从1890年至1980年一直维持在20至22岁之间的平均初婚年龄,又有什么变化呢?今天,女性平均初婚年龄约为27岁,而且在许多城市这个数字还要大很多。我半数的闺蜜到了35岁左右依然单身。

在我步入成年的那几年,美国女性已经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成人生活模式——她们不是用婚姻来开启自己的成人生活,而是先让自己过上几年独立的未婚生活,有许多人甚至终身不婚。这些独立的女性不再是异数,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受人苛责。社会的改变同样带来了婚姻的变革,而这场革命的受益者又将进一步改变这个国家:他们将重新计算女性的平均寿命,重新定义婚姻和家庭的概念,重新描绘为人妻母的生活内涵。简而言之,他们要改变的是美国一半以上人口的命运。

单身女性的数量(包括无婚史的、丧夫的、离异的和分居的)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已婚女性。更令人吃惊的是,34岁以下无婚史的成年人数量占到了46%,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上升了12%。30岁以下女性能够结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今只有20%左右的美国女性在29岁之前结婚,而在1960年,这个比例是将近60%。美国人口资料局的一份报告,将当前美国未婚青年的比例高于已婚青年的现象称为“大反转”(a dramatic reversal)。

对于年轻女性来说,不结婚和结婚头一回都成了正常现象,尽管在人们的意识里还不是如此。

英国新闻记者汉娜·贝茨(Hannah Betts)在2013年写道:“如果有人问在我这一生中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会说,我童年时期受人贬损的‘老处女’,现如今转变成了‘独身主义者’的概念。‘独身主义者’就是41岁的我目前的状态。”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今天的年轻女性不必像我当初那样,担心没有婚姻的未来生活将会怎样,因为我们周围有的是这样的例子。如今,没有按部就班地走入婚姻,虽然对许多人来说是造成他们精神焦虑或经济窘迫的一个因素;但也不至于因此遭到社会的排斥,甚至沦落到必须服用镇静剂的地步。

既然女性跨入成年不再由早早地结婚嫁人来界定,那么理应有一整套新的标准来衡量女性是否成熟。这是亟需认真讨论的问题。

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也就是1997年,新闻记者凯蒂·罗菲(Katie Roiphe)写了一本书,谈及她那一代未婚女性的困惑。在这四年前,她曾发表《宿醉之晨:校园中的性、恐惧和女性主义》(The Morning After:Sex,Fear and Feminism on Campus)一书,长篇大论地批判当时对校园约会暴力(date rape)的激烈讨论。罗菲相信,究其根本,女大学生之“情欲自主”和独立是导致校园约会暴力发生的原因。然而,随着罗菲与她的支持者即将跨入30岁(其中许多人依然未婚),她们逐渐意识到独身生活的长远影响,反倒渴望起“19世纪那种简单而令人向往的婚姻模式”来。

现在男女同居和分手就像家常便饭,先同居后结婚,对他们来说毫无思想负担。最近我在一个聚会上听到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不无遗憾地说,“在我们母亲这一代,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她们不会养猫,而是早早嫁人了”。我认识不少这样正常、有头脑的年轻女子,她们正处于特别漫长的青春期迷茫中——在当前的美国,你可以让你的青春期延续到20多岁、30多岁都没有问题。养猫还是结婚——这种浪漫的情感是模糊而且不堪一击的。虽然我们偶尔也会去聚会,和不甚相识的人上床,但我们的枕边却总有一本读了无数遍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或《爱玛》——那是我们对一个更加有序的世界的向往。

罗菲眼中那种无序的、不结婚的状态事实上正是一种新的秩序,至少是一种新常态。在这种状态下,女性的命运不再是简单的二选一(不是结婚就是养猫)。相反,现如今她们的生活道路上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有越来越多的旁支岔道,有越来越多在以前几乎就是禁忌的生活方式。

尽管罗菲可能会觉得,自己因为婚姻姗姗来迟而一直走不出青春期,事实上,她过着十分成熟的成人生活——她谈过恋爱,有哈佛大学的校园生活,还有蒸蒸日上的事业。不同的是,罗菲和她的支持者们的状态不是、也不需要由结婚还是养猫这个问题来决定,因为她们有自己的工作,有性生活,也有彼此。她们虽然嘴里说着向往简·奥斯丁那个时代的“有序世界”,但是她们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却是简·奥斯丁永远也无法想象的——奥斯丁的小说并不是关于婚姻生活的美好蓝图,而是对强加于女性身上的,由婚姻认同带来的经济和道德束缚,十分复杂的抗议呼声。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简·奥斯丁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傲慢与偏见》

在当今这个时代,单身生活对于罗菲以及在她之后的许多单身女性来说,要比过去只有单一选择的那个时代更加复杂,也更加令人困惑和恐惧,但是从许多方面来说,女性生活的彻底改变,正是从女性成年后的独立自主开始的。

单身女性

这样的独立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许多单身女性生活贫困,甚至难以为继。在美国330万最低收入人群中,有将近50%是单身的女性。她们中间许多人还有孩子,通常生活在失业率高、种族歧视严重、等级观念极强的地区,反毒品运动又把当地许多青年男子送进了监狱。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拥有稳定婚姻的可能性变得很小,这也使得单身现象更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在养育6岁以下儿童的年轻单身妈妈中,可能有半数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个比例是已婚妇女中相应人口的五倍。

没错,许多单身女性,不管她们来自哪个阶层、哪个种族,都愿意结婚,或者至少有一个和自己彼此相爱的、长期固定的伴侣,但是她们未必就能幸运地找到和她们有共同想法或能够维持这种关系的另一半。她们当中的有一些人是孤独的。

许多到了30多岁仍旧没有结婚的女性,在长期奉行早婚的国度里,从地理、宗教和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都属于边缘人群;还有很多为环境所迫、而非出于个人选择的女性,到了40多、50多,甚至60多岁依然孑然一身。她们并不认为自己身处于一个全新的、以单身人士为主导的世界。恰恰相反,她们觉得受人排斥,压力重重,还要面对家人和身边人的不满。

据统计,全美有不少这样的女性,而且数量在逐年增长。2014年成年单身女性人数比2010年增加了390万。2008年至2011年间,高中学历以下人群的初婚率下降了14%,本科学历以上人群的初婚率下降了10%。

我在调查过程中,和许多美国妇女谈论过她们的单身生活经历。她们来自不同的种族和社会阶层,出身背景和宗教信仰也不尽相同。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基蒂·柯蒂斯(Kitty Curtis)是新泽西州的一名发型师,26岁,未婚。“人们一到26岁就希望能结婚,”她说,“但我熟悉的人没有到了26岁就结婚的。就算有,感觉也怪怪的。在30岁之前结婚是个奇怪的想法。”梅根·里奇(Meaghan Ritchie)来自肯塔基州,是一所基要派基督教会大学的学生,她说她至少要22岁以后再结婚,因为中途退学从经济上来说不划算——她妈妈当年就是这样退学和她爸爸结婚的。阿曼达·内维尔(Amanda Neville)是一名35岁的纽约女性,她自己开了一家葡萄酒商店,之后交往了一名新男友,然后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俄罗斯收养了一名聋女。艾达·李(Ada Li)是一名来自中国的美甲师,目前住在布鲁克林,她说自己已经想好,要等到快40岁的时候再结婚生子,这让她在美国的生活开心又自在。

有些女性主动选择晚婚,部分原因是担心婚姻会断送她们的前程。杰西卡·贝内特(Jessica Bennett)是一名新闻记者,24岁那年有人向她求婚,但是被她拒绝了。她曾经在书中写道,“我一看到那颗戒指,就预见了一堆脏兮兮的碗碟和琐碎的郊区生活……我马上就要起步的事业突然间变得遥不可及……马上就能实现的独立就要被人夺走。一想到这些,我气都喘不过来了”。有些女性则因为觅不到伴侣而苦恼,40岁的小说家艾略特·霍尔特(Elliott Holt)告诉我,她从未料到自己的人生在这个时候会如此孤单。有的人不是为自己担心,而是在乎别人的想法。苏珊娜·莫里斯(Susana Morris)是阿拉巴马州的一名英语老师,32岁。她说:“你为什么焦虑?因为每次你翻开一本书或杂志,或者打开电视,就会有人告诉你,你是个黑人女性,你这儿不对,那儿不好——你太胖了,说话声音太大了,没人会想要娶你。焦虑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女性,她们不是在等待人生的开始,而是正生活在其中。生活是千姿百态的,每个女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精彩人生。

确切地说,单身女性数量的大大增加是值得庆贺的,这倒不是因为单身状态要比同居生活更好、更可取。革命性的变化在于,女性拥有的选择项大大增加。数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女性(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除外)都被理所当然地推上一条她们不得不上的“高速路”——那就是早早地找一个男人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不管她们有什么个人意愿和理想抱负,也不管当时的环境如何,结婚对象是否合适。如今这一局面已被打破,现代女性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她们面前有无数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它们蜿蜒交错,一路上有爱,性,伙伴关系,为人父母,事业和友谊,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向前延伸。

所以说,女性单身不是一种“约束”,恰恰相反,它是“解放”。

单身时代的女性:我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单身女性的时代:我的孤单,我的自我

作者: [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244924-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杨丽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 元曲四大家之一,年老再来江南,一首小词如闲云野鹤般惬意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