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中国四大历史名镇—赊店古镇

时间:2014-09-04 09:29:05|来源:驻马店广视网|点击量:30684

160302x1z4gd0lbhcndopc_副本.jpg

赊店古镇原名赊旗镇,又名赊旗店,赊店,兴隆店。赊旗镇地域周属申伯国,春秋时属楚,战国属韩,汉代必宛县,隋属南阳县,明、清为南阳府辖,民国属南阳县。1965年建立社旗县,该镇归社旗县管辖,成为县城所在地,并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圈改,把“赊旗”改为“社旗”,寓意为“社会主义旗帜”。

赊店镇,是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潘河、赵河交汇处。辖10个(社区)村,19个自然村,53个村(居)民小组,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万人。 赊店镇是社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潘、赵二河交汇,三面环水,镇贯三岗。交通便利,南( 阳)驻(马店)公路、方(城)枣(阳)公路十字相交于此。

历史沿革 赊店镇由来已久。清时为河南省四大名镇( 朱仙镇、回郭镇、荆关镇 ) 之一。据清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载:“育水以东唐泌之间赊店亦豫南巨镇也,在城东北九十里。”清乾隆、嘉庆年间商业兴隆,繁荣异常。水运发达,南通荆楚,北达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乾隆二十年 (1755 年)建赊店巡检司、设营讯、把总署。鼎盛时期,镇内流动人口达十三万之众。21 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48 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临暮,船上楚湘歌舞达旦,岸上交易灯火如昼。500 多商号总集百货,72 道街分行划市,相聚经营,生意兴隆。晋陕二省商人多发迹于此,商会捐银数万余两,建成堪称天下一绝的会馆。1988 年被国务院定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见证了赊店镇昔日的繁华与兴盛。1949 年成立南阳县赊店镇人民政府;1965 年建立社旗县人民政府,驻社旗镇,谐原赊旗之音,寓社会主义旗帜之义;1975 年更名为城关镇;1981 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名社旗镇;1989 年被河南省政府定为历史文化名镇;2004 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名为赊店镇。

文物古迹

火神庙木牌坊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道光元年(1821年)八月,坐落于社旗镇火神庙内(现社旗镇第一小学院内),是为敬火神而立的木结构建筑。牌楼座北向南,横跨7米,进深4.5米,高10米。在0.2米高的石铺砌台上,有6根直径为43。3厘米的木柱支撑,分左右各立3柱,成对称等腰三角形,腰长1。5米,边长2米。紧靠6根木柱,南北各三角形的顶柱,在2.5米高处有一方木横跨,前额刻"光天垂象",背额刻“利民永生”,其上有龙、凤、海马、麒麟栩栩如生,上檐出厅,四角挑起,灰筒子瓦覆盖,下部左右数层木结构,上部六角挑起。整个建筑结构严密。

赊店镇

社旗彰新寨会议旧址

社旗彰新寨会议旧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红色革命纪念地。东邻方枣公路,位于社旗县城西北3公里处的彰新寨村中心,占地6000平方米,该革命纪念地原有房舍100余间,后被社旗县社旗镇粮所占用,部分老房进行了改造搬迁,目前有老房80间,当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故居尚存。1948年6月5日,宛东战役结束的第三天,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在彰新寨村召开纵队领导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李达等20多名高级将领。彰新寨革命纪念地1994年被公布为社旗县文物保护单位。以纪念址周墙为基点,向四周各扩10米为重点保护区,以重点保护区边线为基点,再向四周扩20米为一般保护区。这里是社旗县对公民进行革命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来此接受革命教育的达5千余人。

社旗山陕会馆

社旗山陕会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会馆居于赊旗镇闹市中心,坐北朝南,南对当年最繁华的磁器街,北靠五魁场街,东邻永庆街,西伴绿布场街。主体建筑呈前窄后宽之势,东西最宽62米,南北长156米(现存),总占地面积12885. 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琉璃照壁、悬鉴楼、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楼。两侧相陪建筑有木旗杆、铁旗杆、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楼、东、西长廊、腰楼、药王殿、马王殿、道坊院等。其中春秋楼及其附属建筑于咸丰七年为捻军所焚,现存建筑152间。

社旗山陕会馆系当年寓居此地的山陕二省商人集资兴建的同乡会馆,因馆内敬奉关公,为此又名关公祠、山陕庙,是一座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其建筑之时正处于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潮期。加之会馆这一建筑类型本身就是资本萌芽商业繁盛之产物,客居各地的富商大贾聚敛的大量钱财,为会馆建筑艺术之创造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据有关碑文记载,社旗山陕会馆仅兴建春秋楼及附属建筑就花费白银707844两,兴建大拜殿及附属建筑花费白银 88788两。如此庞大的资金来源,加之各地商人为树立本籍的商业形象,相互攀比,使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之时得以"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其选材范围之广、材质之优,延聘工匠之多,为斯时斯地建筑工程之冠。各地的能工巧匠齐集于此,各展绝技,从而使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其时的巅峰状态。其建筑集宫殿、庙宇、商馆、民居、园林建筑之大成,既雄伟壮观、雍容华贵,又玲珑秀丽、典雅有致;既渲染了宫殿的气势和庙宇的静穆,又充满着柔美色彩和诗情画意,给人以艺术整体美的强大震撼力。特别是其装饰艺术,如木雕、石雕、砖雕、琉璃、彩画、宫灯、剌绣品等,其镂雕之精巧、内容之丰富、色彩之华丽,堪称绝品。会馆之整体建筑布局严谨,排列有序,装饰富丽气派,诚为国内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多位全国著名古建筑权威专家对社旗山陕会馆精湛的建筑装饰艺术及丰富的商业文化内涵均给予高度评价。原国家文物局长吕济民题词赞为 "艺术辉煌,绝无仅有",己故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题词赞为"辉煌壮丽,天下第一",国家建设部顾问、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题词赞为:"高楼杰阁,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锦绣装成,公输匠艺,壮哉斯馆"。

正是由于以上所述之绝对优势,社旗山陕会馆在全国现存80 余座同类建筑中,首家于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会馆"。

社旗山陕会馆药王殿、马王殿

药王殿与马王殿位于会馆主体建筑大拜殿之两侧,其间以高架过道相连,形成会馆之神殿区。史载,清代客居赊旗镇的山陕商贾中,以药材商居多且实力雄厚,又因商运陆行靠马帮车载,故集资于主殿区两翼建此二殿,殿内分别供奉唐代著名医药家--"药王"孙思邈及汉武帝之马监金日禅--民间神话传说中的"马王爷"。

药王殿、马王殿坐北朝南,自南至北由月台、拜殿、座殿组成。二殿之体量、结构均相同,唯细部装饰有别。 二殿前之月台东西阔10.40米,南北深5.15米,高1.48米,青石铺面。月台南面近大拜殿一端砌出青石踏道,周边设石栏板,栏板外侧浮雕丰富多变的福寿图案。踏道上端两侧望柱头踞二圆雕石狮,其余望柱之端则分雕仙桃、石榴、金瓜等造型。

二殿之台基高于月台面32厘米,前部拜殿面阔三间10.12米,进深五椽3.87米,殿之通高10.81米,单檐绿琉璃卷棚硬山顶,为祭祀者活动之地。后部之座殿面阔同于拜殿,进深6.11米,通高18.62米,重檐绿琉璃歇山顶,分别供奉药王孙思邈及马王爷塑像。

二殿之拜殿明间前后檐柱及座殿前檐柱柱下设础,余柱皆隐于墙内。二殿之柱础大小、构造皆同,俱为下作方形须弥座,上为或圆或方之鼓形,而细部雕饰各异,造型图案丰富多彩。其束腰部位分别雕饰吉祥动物、吉祥植物、花卉、八宝器物及书匣、银锭、钱串等各类"杂宝"图案。其二十四座柱础细分达十多种类型,各类柱础雕饰均各有特色,且与会馆其它各殿柱础雕饰样式各有不同,足见会馆柱础雕饰式样之丰富性。

二殿之额枋、雀替以高浮雕结合平雕之技法雕成,艺术上别具一格。其拜殿之前后檐额枋雀替以龙、凤、猴、鹿、羊等吉祥动物,牡丹、菊、梅、莲、兰、龙舌兰、桃花、芭蕉、石榴、佛手、西瓜等吉祥植物及书卷、剑、如意、拂尘、古琴等八宝器物为主要雕饰对象,将其进行巧妙组合,组成"二龙戏珠"、"双凤朝阳"、"五凤图"、"八宝吉祥"、"龙化兰花"、"封侯(猴)进禄(鹿)"、"招财进宝"等吉祥图案,其中将如意之柄变形细长串以铜钱,寓"如意发财"之意,可谓是别出心裁之杰作。其构图吸收了绘画"留白"之手法,从而更加突出了雕饰主体之造型,给人以清新、鲜明、舒适之感,与它处之透雕较"满"之构图各具特色,其艺术效果亦各有千秋。由此也展示了会馆木雕艺术的丰富性。而其座殿前檐额枋雀替则以各式各样的博古架为统一格式,其上雕以各类宝瓶、宝鼎、古玩等博古杂宝及牡丹、葡萄等花卉、瓜果图案,三枋相连,使人犹如置身于一古玩长卷前,琳琅满目,极富装饰性。特别是马王殿座殿西次间额枋所雕的各类宝瓶、宝鼎、铜钱之上多刻有带清光绪年号之篆体铭文,为会馆雕刻所鲜见,极具研究价值。

二殿之拜殿与座殿之间上方檐头置"天沟",东、西各开一门洞,因药王殿东山为外街道,为求对称,仅做门头装饰。二门楣上方各嵌一石雕楣匾,药王殿分为:"宗黄"、"武歧";马王殿分为:"仁民"、"爱物"。二殿中还各置一
幅楹联,颇堪玩味。药王殿之联为:

"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医奇病;

王侯高不仁独操仁术救人危。"

马王殿之联为:

"骐骥飞驰千里顺至资启佑,

春秋驹旺四季平安仰灵威。"

二殿之座殿殿顶琉璃装饰亦别具一格,尤其是其北坡戗兽为一猫头、长颈、后带披毛之异形兽,为中国古建筑装饰物所鲜见,可称"绝品"。

社旗山陕会馆春秋楼遗址

春秋楼为会馆主院最后一进建筑,其内供奉关羽夜读《春秋》神像,因之而名。据馆藏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创建春秋楼碑记》记载,其楼乃山陕商贾募资创立今会馆时首建,是时为建此楼,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今首事诸君......各输其诚,各展所长,或识优而审其向背;或奖善而劝其募化;或效奔走,取材于楚,泛江河而来宛郡;或周知四方,寻访名匠,集工锤之技于庙建。凡数阅寒暑,而百物备,五材具,然后辇山而石、、、剧地而陶,巍然落成......"。建成后的春秋楼巍峨壮观,碑文形容其"第见洛洛巩固,迥出霄汉,金碧辉煌,光映日星。试置身其上,凭照宇内,皆在远眺旷览中。而翘首南向,又若可俯视焉。巍巍乎极登岳之峻,初不知身向碧云也"。据口碑相传,春秋楼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下建重层台基,台基地面以斗方青、白石块交错铺砌,前面分设左、中、右三踏道,阶周设雕花石栏板及蟠龙望柱。台基上建楼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高十丈十尺,三重檐琉璃歇山顶,每层均设外悬之回廓供游人登临远眺。楼之各部雕饰、彩绘均极华丽,堪称巧夺天工,神州一绝。时有"赊店有座春秋楼,半截插到天里头"之谣。春秋楼前原建有拜殿,两侧为刀楼与印楼,并建有东、西廓房,加之前部之悬鉴楼等建筑,可谓是完整的三重进院落。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捻军过此,赊旗镇豪绅躲入春秋楼内顽抗,被捻军焚烧。据传,因其楼墙厚柱粗,用柴火无法烧着。后来有人提议:"要烧春秋楼,被子蘸桐油"。捻军用此法才把此楼烧着。大火直烧了七天七夜,九十里外的南阳府都能看到烟火。现仅存其遗址。县内近日正积极筹备,清理遗址,复建春秋楼月台及模型和关公铜像。为恢复会馆之原貌而作不懈之努力。

社旗山陕会馆道坊院

道坊院位于山陕会馆西北隅,西跨院之最北端,其东傍春秋楼遗址,西邻绿布场街,为管理会馆之道士起居兼接待往来官府显贵之所。因关羽被历代皇帝封"帝",会馆主院为其宫殿,故道坊院又名曰"掖垣"。道坊院东西宽15.23米,南北深21.46米,总占地326.84平方米。自南至北由门楼、凉亭、东西厢房及接官厅组成。其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建筑形象小巧典雅,室内外空间亲切宜人,兼收北方四合院和南方园林及民居建筑之长,实为不可多得之小筑佳构,亦为研究会馆与官府之复杂关系的最好例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8070-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张燕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国家级森林公园—薄山湖风景区
  • 下一篇:旧时那些已经消失的72行和民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