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而知秋,但今年似乎叶未落,在阵阵阴雨过后,就已让人感受到了秋风送爽的凉意。
闰九月,秋燥或会来势汹汹
2014年的秋天来得特别早,并且跟以往相比,今年有一个闰九月,这就意味着市民可以好好过一个真正的金秋时节了。
闰九月,即一年中出现了两个九月。也就是说,今年从9月24日到11月21日是罕见的“闰九月”,这59天都属于农历九月,因此农历上的入冬时节今年会推迟。也就是秋天来得比较早,也比较久。
闰九月很稀少。据了解,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832年和2014年出现。而下一次的闰九月将会在2109年。
但是,这样长的秋天,会不会使得秋燥也来得“猛”一些呢?
日前,生活刊记者咨询了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滕劲松主治中医师。她说,今年的闰九月势必会加长秋天这个季节,但市民对秋燥可防、可控。
秋燥有哪些表现
滕医师解释说,人病归根究底有六因,即风、寒、暑、湿、燥、火,而秋燥便是六因中的“燥”,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中的“望”可知,“燥”会使人“舌质红,苔光剥”。秋燥的体感反应就是口干、身体起皮、手足皲裂、口腔溃疡、流鼻血等。
滕医师指出,在秋燥反应中,首当其冲会受伤的就是肺部。“肺喜润恶燥”,因此秋燥侵袭人体极易伤肺,“口鼻为肺之门户”,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干痛等症状,有些人会干咳,声哑气喘不停,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滕医师说,“ 很多女孩子,一到秋天就容易掉头发,这其实也是秋燥所引起的。这是由于秋天干燥,人体血液循环变差所致。
如何应对秋燥
滕医师说:“我们对付秋燥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喝水。可以在白开水里面加些蜂蜜。但蜂蜜虽有滋润通便的功效,小孩及一些患有糖尿病、子宫肌瘤的市民最好不要服用。同时,尽量少吃一些油炸、辛辣的食物。平时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
滕医师介绍说,可以将百合、山药、米仁等煮粥;也可食些西洋参、北沙参、麦冬、银耳、铁皮石斛、玉竹等滋阴润肺之物;果蔬方面则应多吃梨、苹果、莲藕等。
坊间流传一句俗语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不用开药方。”滕医师笑言这当中的“冬吃萝卜”的确也是秋冬养生的精髓所在。
除用药膳食疗外,滕医师还建议市民从秋天开始进行“耐寒训练”,即冷水洗脸,“春捂秋冻虽然也是一直流传的一个说法,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季,老幼以及自身抵抗力差的市民还是应该注意保暖。”
进入秋季后,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人的肌体也进入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功能开始恢复平衡,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对此,滕医师建议大家,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中午适度午休,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108-8381-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