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法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微信紧急公告:当心这类骗局

时间:2024-09-16 07:34:06|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公号|点击量:10325

微信用户注意!近日,微信安全中心紧急公告当心这类骗局。

微信紧急公告:当心这类骗局

微信支付百万保障是一项默认开通且完全免费的保险服务。

然而,近期有不法分子针对部分用户,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利用他们对这一服务的不熟悉, 以“百万保障到期需缴费续保”或“关闭自动扣费”等借口设下圈套,实施诈骗。

为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微信团队将继续加强对此类诈骗行为的打击。对于上述违法行为,经核实确认后,我们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根据违规严重程度对相关账号进行阶梯式处罚。

微信安全中心提醒大家——

微信支付百万保障永久免费,只要使用微信支付即可享受。无“到期”“过期”等说法,不会要求“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凡是提及“到期续保、开通需缴费、客服协助取消”等均为诈骗,请勿轻信。

同时,平台也在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相关页面设置了反诈提醒,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我-服务-钱包-消费者保护-安全保障-百万保障】了解更多信息。

微信安全提醒

1.警惕仿冒客服的诈骗手法。微信团队不会通过FaceTime联系用户,请大家谨慎接听陌生来电,以防上当受骗。

2.不对外泄露重要信息。涉及录入账号密码、验证码、转账汇款等敏感操作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3.发现诈骗行为及时举报。

大家千万不要不以为意

此前曾有多人中招

百万保障到期?

一番操作后发现被骗

2023年9月,群众报警称其在深圳市盐田区盐田路家里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人民银行结算中心客服人员的陌生视频电话,对方称其之前微信里开通了百万保障,现在免费期限到了,往后都要收费,教其如何取消这份百万保障。

在对方的指引下其在手机上搜中国人民银行结算中心的网站,然后点击网页上的客服中心,其就按照对方说的点开了手机银行的转账栏目,然后对方就念了一个银行卡号给其,输入后手机里收到了短信验证码默认输上去,手机里的钱就转出去了,共计损失6万元。

微信客服?

听了这番话有人被骗5万

在深圳市南山区少帝路附近,一名群众接到电话自称微信客服人员,说其百万保障收费要帮其取消,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了5万多元,后发现被骗了。

请注意!

微信“百万保障”

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

不存在到期续保

保障完全免费

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

预防网络诈骗

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很重要

千万别被骗局所迷惑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1、慎重转账

不管不法分子采取“法院传票”、“电话欠费”、“熟人出事”等任何手法,最后都是为了诱骗事主将银行卡内资金进行转账,事主一旦转账,资金就会被骗子迅速提走,逃之夭夭。因此,切勿轻易在网上银行、银行柜台、ATM机给陌生人转账,谨防受骗。

2、沉着应对

电信网络诈骗主要采用电话等非接触式手段进行恐吓引诱,大家应该要认识到这种手段的欺骗性,银行、医院、学校、公检法等相关部门,是不会通过电话让您进行转账汇款的,大家遇到此类可疑电话时切记不要惊慌。

3、拒绝诱惑

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退税、无担保低息贷款等“好事”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你,大家对这种陌生人来电或手机短信应一概不要理睬。

4、陌生短信链接不要点

手机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短信,特别是里面含有“链接”的内容的短信,最好不要点击。

5、不透露验证码

银行、支付宝等支付类APP发来的【短信验证码】都是非常重要的隐私信息,用户不要向任何人和机构透漏短信验证码,以免被他人窃取财产。

6、网上注册要谨慎

各类网络平台的发展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其中却也鱼龙混杂。网上注册一般需要填写手机号等信息,如果在一些不规范的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就很有可能会泄露您的个人隐私。

下面这些常见的网络诈骗

大家千万别信

常见的诈骗套路在这里了

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五花八门

大家可都得提高警惕,别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124-334243-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1条线索抓24个毒贩!警方缴获毒品过程曝光→
  • 下一篇:在社交平台通过暗语“分享”成瘾经历 一些青少年滥用的处方药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