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外宣>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十三五”劳动力市场现“新常态” 需增加新就业形态

时间:2016-01-12 11:24:13|来源:中国青年网|点击量:27568

中国青年网北京112日电(记者 杨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有关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现在的劳动力问题是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必须要提高整体劳动力的素质。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也曾指出,两孩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促进人口的均衡发展。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其中一项指标即为就业比较充分。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劳动供给从无限供给转向了有限供给。有观点认为,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已压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并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掣肘。 

  对此,社科院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已跨越刘易斯拐点,但并未进入劳动力绝对短缺时代,这意味着必须充分利用和消化吸收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五年劳动力市场的“新常态”。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全面两孩政策出台的时间条件成熟、时机适宜。来源:中新网  

  现状:人口红利消失 结构性短缺成常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较上年末减少了345万。该数据2013年减少了244万,2014年减少了371万。据此,研究者普遍认为,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已成不争的事实。 

 

    漫画:人民视觉。资料图 

  人口结构变化已引起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的变化。按照《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的评估,“十一五”期间,劳动力短缺就呈现出不断严重的趋势,“十二五”时期劳动力短缺局面在“十三五”时期将持续。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说中国缺少劳动力,不如说缺少的是‘合适’的劳动力,总量充足、结构性短缺将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常态。” 

  以农村劳动力为例,张车伟等专家在绿皮书总报告中指出,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不是绝对数量的不足,而是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的短缺。各种迹象表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已经转移殆尽,农业劳动力主要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业劳动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十三五”期间农村劳动力问题将逐渐凸显,并可能对农业生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考虑谁将是未来农村和农业的劳动力,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 

  对策:经济转型与人力资源开发并举 

  面对可能出现的全局性劳动力短缺局面,必须从供需两方面入手,实现动态平衡。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都阳在报告中指出,从需求方面看,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这也是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十三五”期间面对将出现的全局性劳动力短缺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从供给方面看,则必须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从劳动力投入的角度来说,经济增长要更多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非依靠更多的劳动力投入。 

  为此,一方面必须继续消除户籍问题等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制度障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从供给端看,既要培养更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也要为已经离开学校的劳动者学习新技能提供渠道。也就是从教育和培训两个环节实现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更好结合,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屈小博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教育为例,当前的一个问题是高等教育目标、层次不清晰,同质性太强。”张车伟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不是社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二、三本学校的学生应定位于技能型人才进行培养,将一些学校转变为职业教育机构,并打通职业教育和国民教育的通道,使职业教育并入国民教育体系,让职业教育机构的毕业生拥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相同的‘干部身份’,并获得相应的晋升机会,最终让社会去检验他们的真实水平。” 

  未来:新型就业或将成主流 

  针对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认为,从 “十二五”开始,我国就确立了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要求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则另辟蹊径地指出,虽然典型就业仍然是目前经济社会中的“主流就业形势”,但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新型就业将成为主流就业模式。 

 

  未来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成为不能缺少的环节。 资料图 

  “互联网带来了多元化的工作方式。比如把家里闲置房间租出去的民宿Airbnb模式对旅馆业带来挑战,‘回家吃饭’这类APP对餐饮业带来挑战等等。”杨伟国指出,现在就业方式变了,我们是依赖一个平台,用自己的人力资本给客户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而不是以往的先把人力资本提供给雇主,再由雇主提供给客户。杨伟国对未来充满乐观,他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机器人与人类很可能产生工作机会竞争。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杨伟国认为,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敞开怀抱,迎接“人力资本+”时代。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63-28265-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华伟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经济日报:保持战略定力尤为紧要
  • 下一篇:述评:置身做空喧嚣 中国缘何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