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预估中国第二艘航母的媒体报道受到网友的格外关注,在“我国第二艘航母正在大连建造”的消息公布两个多月后,大家的注意力又集中在航母“二胎”上。那么,中国航母“二胎”到底长啥样?
场景回放
在2015年12月31日下午召开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表示,我国第二艘航母正在大连建造,排水量约为5万吨级,采用常规动力装置。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答记者问。中国军网记者 李爱明 摄
记者:能不能再介绍一下关于第二艘航母的情况,比如它在哪里建造?它基本的技术和战术性能怎么样?包括配套的装备情况?
杨宇军:据我所知,这艘航母完全由我国自主开展设计,正在大连进行建造,排水量约为5万吨级,采用常规动力装置;搭载国产歼-15飞机和其它型号舰载机,固定翼飞机采用滑跃起飞方式;舰上将配有满足任务需要的各型设备。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和建造吸收了“辽宁舰”科研试验和训练的有益经验,在许多方面将有新的改进和提高。今后关于这艘航母建设的相关进展情况,我们将陆续发布。
2015年的最后一天,国防部发言人对外宣布的这一重磅消息一时间引起外界热议。中国军网记者也在第一时间电话连线了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请他对网友关心的有关航母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1 中国为何要建造第二艘航母?
一方面,航母是一个大国的“标配”,自主建造航母标志着我军武器装备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也标志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中国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发展航母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航母的使用,最好有一部分担负值勤,一部分担负训练,一部分处于保障维修状态。这样看,中国至少得有三艘航母。因此,无论是从国防和军队发展来看,还是从维护国家利益来看,中国都迫切需要建造第二艘航母。
2 中国第二艘航母与辽宁舰相比有哪些改进?为何没有采用核动力和弹射器起飞方式?
中国第二艘航母从设计和建造上克服了辽宁舰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许多方面有新的改进和提高。辽宁舰的舰体是从乌克兰引进的,第二艘航母则完全由我国自主开展设计,不论舰体建造还是舰上系统,包括动力系统、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这三大系统,都是由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和性能上更加成熟,航母各系统间的融合性、抗干扰性更高,航母的总体设计建造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航母的设计建造,没有任何国家给我们提供经验,完全靠我们自己摸索。目前,我国水面舰艇基本上还没有核动力的。先建造常规动力航母,积累一定经验后,根据情况再来建造核动力航母,这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未来航母肯定会使用弹射器方式,弹射器的技术更加复杂,有很多协同的问题。相较而言,滑跃起飞要简单一些,灵活一些,快捷一些,这也是一个逐步改进的过程。
3 第二艘航母未来与辽宁舰所担负的任务是否一样?
第二艘航母所担负的任务与辽宁舰有所不同。辽宁舰的用途是科研试验和训练,而第二艘航母在辽宁舰积累的经验上,会更快地形成战斗力。它的任务将来可能是担负战备值班、值勤,派出去执行一般意义上航母所履行的任务,包括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等。
4 近几年各国发展航母的情况如何,与中国的第二艘航母相比有何异同?
一个是美国,美国新近建造的“福特”号航空母舰是最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航母吨位最大、数量最多、作战能力最强的国家,现在有10艘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每一艘上面有七八十架飞机,作战能力是很强的;第二个是英国,2016年和2018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将陆续服役;第三个是印度,它现在是有3艘航母的国家,买了两艘,正在建造一艘。英国和印度所建航母与中国第二艘航母相比,不论是吨位,还是动力装置和起降方式,都比较接近。而美国在建的都是大型、重型航母,而且是核动力航母。
中国航母的发展规模远远小于美国,甚至还不如印度多,比起外国,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建造航母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应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中国发展航母。
说了这么多,重点来啦,大家关心的航母“二胎”到底是个啥模样?继续滑不要停!
航母的“大小”有玄机
关于第二艘航母,公开的信息不多,但也不少,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首先是吨位问题。舰船的吨位或者排水量可分为空载排水量、标准排水量、正常排水量、满载排水量、最大排水量等。其中,标准排水量包含舰体、机器、武装、全额人员、弹药、给养、淡水,但不包含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正常排水量为标准排水量再加上半数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等。满载排水量则是标准排水量再加上全额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等,保证达到全速或规定续航力。
杨宇军的发言中没有指明是哪一个排水量。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标准排水量为55000吨,满载排水量67500吨。如果杨宇军所说的是标准排水量,那第二艘航母与辽宁舰的大小相似;如果是满载排水量,那第二艘航母就比辽宁舰要小。
航母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应该根据任务、配备和使用寿命的考虑来决定。歼-15是重型舰载战斗机,比辽宁舰更小的航母不仅甲板空间很局促,不利于起飞、回收和调度,也不能携带适当数量的战斗机,战斗力很受限制,意义不大。另外考虑到军舰吨位的大趋势是逐步增加,考虑到未来性能更高但也重量更大的舰载战斗机和战斗系统的因素,第二艘航母比辽宁舰更小的可能性不大。另一个因素是辽宁舰的改装经验。辽宁舰是从前苏联的“瓦良格”号改装过来的,但这已经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装,而是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彻底重造,除了舰壳钢板,已经没有多少原来的东西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对“瓦良格”号进行了彻底的测绘,还制造了一整套航母特种装备,大体依原样重复制造第二套设备在经济上、技术上和后勤保障上都是最合理的选择,“一舰一样”只有少数行为乖张的国家才有胃口。因此“约5万吨级”应该指的是标准排水量,最可能的情况是第二艘航母与辽宁舰基本相同。相比之下,美国媒体喜欢把尼米兹级(未来将为福特级)航母称为“10万吨的外交”,这指的是满载排水量。同一艘航母使用“偏低”的标准排水量还是“偏高”的满载排水量取决于公关需要,需要炫耀武力的话,用满载排量更加使人印象深刻;需要低调的话,用标准排水量就更合适了。
舰载机关联着动力选择
舰载战斗机继续使用歼-15也是最合理的选择。歼-15战斗机的“血统”可以上溯至乌克兰的“苏霍伊T-10K7”。T-10系列是苏-27家族的原型,T-10K系列是苏-33的原型,其中T-10K7是7号机,十分接近定型的苏-33。沈飞结合T-10K7和歼-11B的技术,研发了歼-15,目前已经在辽宁舰上使用。作为重型战斗机,歼-15具有优良的载弹量和航程,与苏-27的血缘则保证了出色的机动性。在隐身、超巡已经成为第四代战斗机典型特征的今天,歼-15依然足够先进。战场上不二的法则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隐身、超巡都是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在武器智能化的今天,电子战的作用越来越大,诱使敌人和来袭的武器“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有效的反制手段。电磁压制即使不能取代隐身,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补偿非隐身平台的不足,迷惑敌人的探测,压制雷达制导的导弹。另一方面,机载吊舱式的激光武器也将成为现实,低功率激光可以迷盲红外制导,高功率激光可以弱化导弹弹体,迫使追踪导弹在剧烈机动中自我解体,甚至直接击毁来袭导弹。歼-15宽大的机体和载重量正好适合这样的“电子战化”改装。至于网络战能力,这本来就不是第四代战斗机独有的。歼-15在可预见的未来海空战场依然有足够的战斗力和生存力。
航母最关键的技术或许就是起飞了。传统上,美国用蒸汽弹射,俄罗斯用滑跃,各有优缺点。蒸汽弹射可以把较重的飞机打上去,但存有可靠性、重量、维修工作量的问题。弹射本身是几近无控的过程,对飞行员和机上设备的过载很大,弹射到飞行员自主控制的安全过渡也对飞行员的训练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在系统上,蒸汽弹射需要耗用大量高纯淡水,对航母的动力系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在特别寒冷的海区使用时,蒸汽系统和甲板的防冻结还是一个麻烦事,这也是俄罗斯不用蒸汽弹射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压蒸汽是一个很难伺候的系统,汽蚀、水锤、热应力等方面都不是很好维护。滑跃起飞省却了弹射系统,增加了出动率,飞行员对起飞全程控制,飞行员和设备的过载小,但飞机总重受到最大推力的限制,不能太高。两者相结合是取长补短的好主意,但蒸汽活塞不能曲线运动,很难结合。电磁弹射就不一样了。
电磁弹射是用直线电机的原理,把通常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轨道相当于一线铺开的定子,挂在起落架上的弹射小车相当于转子,在技术上和磁悬浮的推进部分非常类似。磁悬浮的轨道是可以弯曲的,电磁弹射轨道也同样可以弯曲。美国最新航母“福特”号采用电磁弹射,但依然采用平甲板,而不是滑跃。平甲板有增加调度和待命区域的好处,也和美国海军的技术传统和飞行员训练体制有关,但这不等于中国就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独特优点。
滑跃与电磁弹射结合起来的好处有三个:一是可以增加起飞重量;二是把电磁弹射从唯一的加速手段“降格”为助推手段,大大降低了电磁弹射的技术要求,降低了技术难度;三是在电磁弹射故障或者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可以用滑跃起飞先形成战斗力。根据多方报道,中国已经在电磁弹射技术方面取得可喜的进步,从滑跃起步、预留空间以备未来改装是与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和海航训练现状相适应的。电磁弹射还有容易调节推力的好处,特别适合弹射不同重量的飞机,例如各种中小型无人机。
第二艘航母采用常规动力,这也是合理的选择。核动力是理想的航母动力,但技术门槛高,造价高,退役后的拆解处理也很麻烦。燃气轮机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动力,结合电动推进的话,汽电联合的燃气轮机动力比柴油机和蒸汽锅炉的热效率都高,燃气轮机的轴功率用于直接驱动发电机,高温尾气则进入废热锅炉,产生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极大地提高了全系统的热效率。但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现在还是中国的短板,这样的先进动力组合可能对已经建造中的第二艘航母还不现实。柴油机则重量、噪声、震动都大,而且不适宜经常加减速,并不适合航母使用。据此,由此推测第二艘航母的常规动力最可能还是蒸汽轮机。
“再造”体现自主能力
设计只是一方面,还要作危害评估和操作性分析。所有设备、管线、结构都要详细分解,考虑局部失效、故障、泄漏、起火、爆炸、腐蚀、破损时,是不是会引起更大范围甚至全局性的灾难性事故。如果有这样的可能,需要如何用更改设计、报警和连锁保护系统或操作规程来避免灾害扩散。根据灾害的危害等级,有的只要考虑一个故障模式就够了,但危害较大的情况需要考虑双重组合甚至多重组合模式。更进一步的可靠性设计可以使用概率和故障树理论,根据每一个节点的故障概率,计算系统的故障概率。然后反过来根据对系统故障概率的要求,反推分系统乃至节点的故障概率要求,这样反复迭代,最后在设计上确保可靠性。所谓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修复时间就是这样出来的。
危害评估是一个极其烦琐、枯燥的过程,但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得到的数据,可以对断电、爆炸、漏水、火灾、通道坍塌、控制失灵、浓烟等紧急情况科学制定应急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抢救措施,指定平时抢救器材的位置和准备状态,避免临时抱佛脚、拍脑袋。美国海军的军舰在抗战损性和抗沉性方面做得很好,“斯塔克”号护卫舰在波斯湾挨了一枚“飞鱼”导弹,严重倾斜;“科尔”号驱逐舰在亚丁被炸了一个大洞,丧失自航能力;“旧金山”号潜艇在海底撞山,艇首撞没了;“哈特福德”号潜艇上浮时和水面船只相撞,可以穿透北冰洋冰层的坚固围壳也撞歪了;但这些舰艇都没有沉没,设计时的危害评估和由此制定的危害控制手段功不可没。“瓦良格”号再造为辽宁舰,这样的系统的危害评估和科学制定的危害控制手段必不可少。
另外,还要同时安装相关的管线。管线的要求与设备直接相关,原有设备全改了,即使还有管线留下,也只有去除重做。管线的布置事实上相当讲究,既要紧凑,又要留有空间可以维修,还要考虑在紧急的时候堵漏;高温管线和制冷管线要分开,电力线和信号线要分开,主要线和备份线要分开;要避免不必要的转折、扭转、死角,又要尽量利用边角空间;要减少接口以减少泄漏,又要留有足够的接口以便于分段拆换,还要为未来扩充升级预留接口;高压管线要在关键地方安装泄压阀,避免失控超压,还要安装隔离阀,便于分段维修、分区隔离;万一管线泄漏、爆炸,要避免几根主要管线一起受到损坏。这些管线的排布设计需要对舰内结构精确测绘,精确计算。
接下来还有包括施工和安装过程的考虑。在功能上合理的设计不一定便于安装或者维修,舱口尺寸或者安装顺序不对,设备可能根本安装不进去。另外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今天,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依然时不时有管线到安装的时候对不上的问题,这是对设计和工艺人员功力的考验。便于安装也不一定便于维修,需要经常维修的设备要安装在容易接触的位置才好,而不至于需要大动干戈拆卸很多挡路的设备才能做维修。
辽宁舰已经交付海军使用,多次远航东海、南海,不仅在各种海情下评估舰上系统的性能和使用,还用于舰载飞行员和舰上人员的训练、培养使用经验、评估战法、锻炼舰队整合与海上保障,已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经验。每次远航归来的整补也是检验、测试和整改各种系统的机会,将实际情况与再造辽宁舰开始时的设想和设计基础相对照,作为进一步改进和未来航母的设计依据。
再“生二胎”有底气
在再造辽宁舰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对航母技术和建造积累了海量的第一手认知和具体技术,事实上,除了基本舰体,全舰是重造的。这是建造第二艘航母的基础,但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些遗憾。一部分是因为“瓦良格”号已有的舰体和舰桥结构的限制,过度改动超过现实可能性;另一部分是由于进度要求规定的设计冻结时间,不大动干戈返工的话,更新、更好的想法或者技术超过了冻结节点就难以再整合进去。辽宁舰的使用经验提供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另一方面,第二艘航母之后还会有更多的航母,在第二艘航母上把在辽宁舰没有走过的从零开始的航母建造之路走完,比贪多求全更为重要。第二艘航母应该是辽宁舰的改进,而不是全盘重新设计。
中国海军如要保持航母在海上可持续的常年战备存在,需要至少保持一艘在海上巡逻,一艘在基地修整,另一艘在船坞大修、升级,最好还要有一艘在海上训练。这样需要至少4艘航母。从部署上来说,在不同海域分别部署,交替覆盖,也比较有利。这样的话,第二艘航母按照改进型辽宁舰建造,大小、布置和技术大体相同,但具体细节和结构有所改进,不仅可以缩短建造周期、降低技术风险,还有利于小步快跑、积累航母建造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建造第二批两艘,就有了良好的基础。航母建造应该有一点批量,实现一定的标准化和技术共享,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也便利海军的保障。但也不必拘泥于绝对一致,毕竟这是高价值、低数量战舰,有所差异是容许的。美国10艘尼米兹级航母也是每一艘都有所不同,后一艘根据前一艘的经验和更新的可用技术而有所改进。
相关链接
中国正在自主建造一艘航空母舰的消息一发布,某些国家就开始对此说三道四,某些媒体甚至又鼓噪起“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这些小伎俩折射出某些国家的不正常心态和阴暗心理。其目的就是不让中国走和平之路发展强大起来。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古代中国以黄河长江地域为核心、通过高度发达的文明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不断融合,和平发展、富泽周边,从而在东亚构建起一种维护地区和平的体系。这是古代中国发展的传统模式。当今,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坚持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平发展,不搞霸权。这是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也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赞扬和肯定。
我们不否认,发展中存在竞争,但我们主张和平竞争。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国家不愿看到中国的和平发展,时不时地派舰机到中国家门口来逛一下,甚至还采取一些威胁性的军事动作。据最新报道,美国计划2020年前将10艘左右航母部署到亚太地区。形势咄咄逼人,如果中国没有重器,不要说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能否维护本国自身利益都是未知数。
中国发展重器不是为了威胁其他国家,中国拥有重器也不会威胁其他国家。中国发展重器,拥有重器,目的只有一个,即消除其他国家重器的威胁,实现和平发展的愿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63-30912-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责任编辑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