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外宣>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经济下行压力怎么看(新理念 新发展)

时间:2016-03-04 10:39:46|来源:人民网|点击量:14877

 6.9%来之不易,含金量高

去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9%,近25年来首次回落到7%以下。经济下行压力有多大?如何看待增速放缓?今年还能保持中高速吗?这些问题自然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习惯于高速增长的人或许会对增速回落感到不适应。但如果看到这个增速的来之不易和实际内涵,就不会对增速放缓大惊小怪了。”河南省科技厅厅长张震宇委员说。

历史地看,增速放缓是客观规律,需保持平常心。代表委员们认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做不到、受不了、也没必要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速度换挡,能给转方式、调结构留出空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举措,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客观地看,6.9%的增速来之不易,位居世界主要国家前列。“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的高基数上,能取得6.9%的增速,已是难能可贵、来之不易。”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李再勇代表算了笔账,中国GDP现在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10年前增长2.5个百分点,一年的经济增量已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年经济总量。

全面地看,增速虽然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且“含金量”更高。“去年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任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总体稳定,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仍处于合理区间,健康稳定。”张震宇说,新常态下,我们对经济发展质量、百姓生活水平更加重视,因此“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百姓获得感增强,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没什么大不了”。

中国经济不会“断崖式”下跌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绝不意味着经济倒退,更不会‘断崖式’下跌。”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代表说,去年包括浪潮在内的众多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传统产业的带动效果也将逐渐显现。“经济社会发展从无坦途,每一个当下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新起点。”

代表委员们认为,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内忧外患”。看国内,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去产能去库存与稳增长、融资难融资贵与财政金融风险上升等两难、多难问题凸显;看海外,世界经济复苏依然步履维艰。困难不容低估,但信心不可动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信心来自于“大国优势”。代表委员们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我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量大质优的要素资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我们具备发展中大国特有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李再勇说。

底气来自于“改革红利”和“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为像浪潮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营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我们有决心将企业发展得更好、更有活力。” 孙丕恕说。

能力来自于“调控智慧”。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创新宏观调控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较多。“中国没有像一些国家一样盲目搞‘大水漫灌’,我们的政策储备箱里依然有很多工具。中国经济绝不会‘硬着陆’。” 张震宇说。

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落棋布子,下出一盘迈向“双中高”的好棋?

稳中求进,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定不移。“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李再勇说。

爬坡过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蹄疾步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加快解决束缚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形成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张震宇说。

迎难而上,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快马加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广泛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版图,中国应抢占这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只有抓好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两个法宝,才能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影响力。”孙丕恕说,从浪潮发展的历史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时代,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时代,无一不是通过创新挺过了极端困难的时期,最终领跑信息产业。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代表委员们认为,无论是稳增长,还是促改革,都应瞄准影响共享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发力,使经济发展更具公平性,使全体人民在迈向“双中高”中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中高速,我们有信心(记者手记)

陆娅楠

这两年,一些人喜欢从身边一些企业不太景气的现实出发“看空”中国经济。事实上,的确有一些企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也有更多的企业家迎难而上,抢抓机遇,企业实现了转型飞跃。

察势者智,顺势者昌。中国经济的大势是什么?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增速回不去了,粗放发展模式熬不住了!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首先得认识新常态,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看走势,把握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辩证看待“生”与“死”。市场经济遵循优胜劣汰法则,越是充分竞争,越不可能“鸡犬升天”。去年,在一批处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落后企业奄奄一息,甚至关停倒闭的同时,我国每天也诞生1.2万户新企业,比上年增长21.6%,注册资本更是增长了52.2%。创新本就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有让竞争力低下的企业真的“死”去,才能让生产率表现更优的企业有壮大的空间,整体经济才可能更健康、更活跃、更可持续。对于这样的“死去活来”,不必大惊小怪。

理性看待“形”与“势”。这两年,像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月度数据时有走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也时有波动,但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而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持续释放巨大红利,送出更多政策“红包”,助推市场主体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这才是中国经济的大势,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才能“识水性、顺洋流”,行稳致远。

越是大变革、大转型的激荡年代,越有大企业、好企业英雄辈出。经济成绩单是算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你在等,他在赶;你在看,他在干,怎么可能不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还记得,去年开春时在浙江省调研,当地干部说,“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都是困难,下到基层去看到的全是办法。” 是啊,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63-31488-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刘钊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三个“NO”澄清中国反腐影响经济论
  •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