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上蔡古县武津城

时间:2024-05-16 17:30:22|来源:驻马店广视网|点击量:906

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胡海洋 杨晓伦

上蔡武津古县康熙《上蔡县志▪舆地志》有记载:“武津故城,旧志在上蔡汝阳界。今考当是县东北四十五里朱里店,相传故武津也。今有武津乡、武津村,有废城。”武津故城是东晋、南北朝武津县治的所在地,朱里店是今天上蔡县朱里镇,民国犹称武津乡,有武津寨。

上蔡古县武津城

武津县是随着汝阳郡的设立而建立,南北朝汝阳郡有两个。一个是侨立郡,即沈约《晋书▪州郡志二》说的“晋太康地志、王隐地道无此郡,应是江左分汝南立。”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汝阳郡省并入汝南郡(亦为侨立郡),后又立,领县汝阳、武津两县,在今天安徽巢湖、和县、含山县境内。胡阿祥《宋书州郡志汇释》“汝阳太守”条称:“汝阳太守领汝阳、武津二县。是郡泰始失淮北后又侨置于淮南”,属南豫州。由于是侨置,空有其名,并无实土。南朝梁太清二年(548)东魏占领以上地区,侨置汝阳郡及汝阳、武津二县同时废置。

以今天商水西北的汝阳县治为治的汝阳郡是南朝刘宋所立,始辖汝阳、武津两县,萧齐沿袭。北魏、东魏、北齐辖汝阳、武津、征羌三县,辖区包括今天周口、驻马店、漯河三市交界地区。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认同武津县废于北齐,但对于汝阳郡废于北齐的说法提出质疑。他在《北周地理志》“汝阳郡”条说,“征之碑志,似汝阳郡迄周世未废。北周任汝阳郡丞者见杨师善及夫人丁氏墓志:夫人谯郡丁氏,曾祖泽,周任汝阳郡丞。北周封汝阳郡者见大周相州剌史袁府君墓志铭:君讳公瑜。祖钦,周汝阳郡开国公。大唐故朝请行邓州司法参军袁府君墓志铭:君讳承嘉。曾祖钦,周昌城太守,汝阳郡开国公。隋初封汝阳郡者见《隋书▪独孤楷传》:高祖受禅,进封汝阳郡公。”认为汝阳郡废在隋初,辖有汝阳一县。

上蔡武津县是刘宋设立的汝阳郡辖县,管辖今天商水南部和上蔡东部和东北一些地区。因为当时秦汉汝南郡上蔡县被迁到悬瓠城,上蔡旧县治设临汝县。至此,南北朝时期的今上蔡境内有武津、临汝两县。

武津县城频临古汝水支流枯河故道,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军事营垒,南北朝以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四月祥瑞白麞见于武津而出名。泰始四年(468年),刘宋与北魏在此发动了武津之战。春正月,北魏汝阳司马赵怀仁攻打武津县,刘宋豫州刺史刘勔派遣龙骧将军曲元德阻击,保住了武津。随后,曲元德单骑直入,攻打北魏子都公阏于拔防守的汝阳台,斩拔首,攻陷汝阳台外垒,获车一千三百乘,斩首一百五十级。随着北魏占领今天河南境内的大部分地区,武津县为北魏所有。公元528年4月,北魏权臣尔朱荣发动屠杀皇族和百官公卿的河阴之变,酷吏崔暹遇害,被朝廷追赠为司徒公、冀州刺史,追封为武津县开国公。他的孙子崔茂字祖昂,袭武津县开国公。

武津县的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是北魏延昌四年(515年)出生于武津县一户李姓人家的佛教天台宗祖师慧思。他自幼归佛乐法,心爱《法华》,曾持经入冢中读诵,梦普贤菩萨摩顶而去,由此顶上隆起肉髻。十五出家,最后入住南岳,世称南岳尊者、南岳思大和尚或思禅师。

武津县东魏、北齐沿置。代东魏而立的北齐文宣帝高洋针对当时“牧守令长,虚增其数……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的混乱局面,在天保七年(556年)一举并省了3州、153郡、189县、3镇26戍,省掉了小半的郡及半数的县,其中就有武津县,被省入汝阳郡汝阳县,至此汝阳郡辖汝阳一县。上蔡故地的临汝县被并入治在悬瓠城的上蔡县。

武津县再置于隋朝开皇年间,县治在蔡国故都,即汉上蔡县、南北朝临汝县城,也就是今天的上蔡县城。大业三年(607年)汝阳县迁治悬瓠城,悬瓠上蔡迁回蔡国故地的武津县城,复称上蔡县,武津县淡出历史舞台。

与迁往蔡国故城的武津县淡出人们视线不同,上蔡县东的武津故地因为开元十二年(724年)太史监南宫说的一次天文监测再次进入人们视线。南宫说“择河南平地,以水平绳树八尺之表而以引度之始”,自滑州白马县北滑州台,沿汴州浚仪古台、许州扶沟县、豫州上蔡武津,一路立表测影,测武津夏至影长一尺三寸六分半,得出“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影差二寸有余”的结论。

上蔡古县武津城

武津县故城在今天上蔡县朱里镇附近。1993 年上蔡县文管部门文物普查,在镇西1 公里的翟庄村搜集到武津长印一枚,装在鸡首壶内。上蔡县已故文化学者尚景熙《武津城的调查与探讨》说,这个“鸡首壶为青白釉,高26 厘米,流呈鸡头形,鸡冠耸立,怒睛暴出,犹如欲斗。壶口呈盘形,腹部呈球形,壶后有把,呈手臂形,壶两侧肩上各有一桥形纽,为南朝器物。武津长印为铜质,成正方形,直径2.5 厘米,高2.4 厘米,纽成弧形而高,重72 克。印文‘武津长印’四字,为阴文篆刻。”武津长印证明了古代武津县的存在,也指出了古武津县的大致位置。位于朱里镇东南的岗郭村,民国为武津寨。文物考古部门通过勘探考察,在这里发现了不少战国、两汉、南北朝不同时期的文物,认为这里就是武津故城。武津故城呈不规则南北长方形,面积约2500平方米。上蔡县文物管理所尚斐斐在2012年《华夏考古》第3期发表的《上蔡武津城的调查及相关问题》一文中认为,这里“当为战国时期上蔡北境的蔡阳”,即《史记▪秦本纪》中秦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的蔡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322795-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铜山湖森林公园:山光水色绘就生态画卷 湖光山色醉人心脾
  • 下一篇:创新科普手段,凝聚保护共识—— 自然博物馆 传递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