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复兴,西宁市湟中县汉东回族乡下麻尔村小学教师,用一双残臂托起了无数山村孩子的梦想,也谱写出自己人生的价值。
1958年,马复兴出生在下麻尔村,四个月大的他在火炕上爬动玩耍,不幸掉进了嗤嗤燃烧的炕洞里。由于没有及时发现,他的两只手被烧焦了,马复兴失去了双手。
从马复兴准备开始入小学的第一天起,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难以跨越的坎儿摆在了他的面前,每一步都布满了荆棘,可他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步走过来了。
没有一双手,还有一双脚。马复兴想,用脚写“字”,他就把一截小木棍夹在脚的拇指和食指间,照着识字课本不停地练习写字……
197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汉东中学高中部。他的高中成绩一直保持年级前3名,他有把握考上大学,有把握用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当信心满满的马复兴带着老师借给他的5元钱去报名时,命运却再一次给他设下障碍。因为身体残疾无法通过体检,他和大学失之交臂。
1981年3月,马复兴被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举荐,走上下麻尔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岗位,从此,马复兴把自己的命运跟孩子们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马复兴不断地钻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他一周承担着二十几节课的教学任务,哪怕再累再苦,每天他都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因残臂写字比较慢,别的老师备完课了,休息了或者回家了,他还在备课,几乎经常熬到凌晨一两时。对马复兴而言,比这个更难的是:在黑板上写字画图。他一般讲课时,右臂上得套上一个橡皮圈,然后把粉笔夹在皮圈和残臂之间,才能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一个的字。尤其画图形时,他用左臂压住三角板,用右臂才能一条线一条线地画。
在一个贫穷的山村里当老师,设施的简陋、教学上的困难还不算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找回那些流失的学生。
记得1997年隆冬的一天,上课时,马复兴看见马春梅不在。下课后,他就匆匆赶到了马春梅的家里。可是,马春梅已跟着他的叔叔踏上了去龙羊峡库区打工的路途。
马春梅是村民马复邦的大女儿,为了说服家长送马春梅上学,马复兴曾去她家做了十几次动员工作,笔、本子等学习用品还是他给她买的呢。当时,马复兴来不及多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2公里外的汉东乡车站,看到人已经走了,又搭乘跑西宁的车,走了30多公里,到西门车站、东门火车站、汽车站找寻。马复兴又想赶到百公里外的龙羊峡库区找,可是兜里没剩几块钱了。天都黑透了,他才失望地返回家里,又饿又累又气。与他同校当教师的爱人赵玉花劝他:“人家不让娃上学,你急、你操心有啥用哩?”
不甘心放弃,马复兴向马春梅的家人问清地址后,又给她先后寄出了十几封信,但最终还是没能把马春梅重新招进课堂。然而,他从此更抓紧了马春梅三个妹妹的上学,常到她家与她们的父母谈心、做工作,终于让她的三个妹妹上完小学,送进了初中、高中……其中,马春梅的一个小妹还考进了大学。
沈振轩是湟中县上五庄人,1988年,沈振轩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幸离开了人世。他和他的母亲、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及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他的母亲卖土豆、酸奶,含辛茹苦地支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庭。
几年过去了,沈振轩和他的姐姐很快到了上学的年龄。马复兴的爱人赵玉花也是上五庄人,得知这一家人的窘境,与马复兴商议后,他们把沈振轩姐弟俩接到了自己下麻尔村的家里,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买上新衣服、新书包,送他们上学。
上初中时,沈振轩和他的姐姐随母亲搬到了西宁,他还考上了西宁十四中读高中。但在西宁街头卖酸奶、土豆的母亲,既要付房租又要付他俩的学费,实在难以维持下去,她想停了孩子的学业。
“如果您放心,您就把孩子交给我,我供他上学,行吗?”马复兴和爱人把沈振轩接到了家里,与家人同吃同住,像自己的孩子似的供他读完三年高中,顺利考进了大学。
马复兴说,每当我看到像沈振轩这样陷入困境需要照顾的孩子时,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就想起了我的人生路上那一双双温暖的手、那一颗颗善良的心,扶我走过艰难漫长的人生之途的情景。我拖着一双残臂,虽然为国家和人民做不了大事,但尽我所能还可以帮助一些遇到困难的人。
(张晓英 整理)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607-268412-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责任编辑 / 许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