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传好接力棒 开启新篇章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董君亚
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幢幢美丽庭院错落有致,一座座产业基地拔地而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初冬时节的中原大地,依然处处生机勃勃。
经过多年努力,河南实现了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产业振兴、产品带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久之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规划引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彰显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河南担当,大力发展特优产业,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要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动态监测,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底线
“头一天申请,第二天镇里村里就来人了,不仅帮我们申请了低保,还帮着申请了医疗救助和扶贫岗位,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漯河市临颍县王孟镇陈留东村村民王荣欣如此感慨。
一个月前,王荣欣因意外摔伤,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花费了4万元,恢复期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问题让他犯愁,了解到村里正在进行防返贫监测帮扶,便通过自主申报系统报了名。
在河南,像王荣欣这样的脱贫人员,依然被持续关注。脱贫攻坚结束后,河南坚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易返贫致贫人口识别认定和精准帮扶。
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变故导致的严重困难户,河南采取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数据比对三种渠道进行识别认定。今年灾情发生后,更是明确需要纳入监测对象的“7种情形”,重点对“因灾导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毁且是唯一住房的户、饮水安全出现问题的户、农作物绝收面积较大收入骤减户、有劳动力的整户低保户”进行部门数据比对,确保符合纳入监测对象条件的农户不漏一户。对监测户每户明确一名公职人员为帮扶责任人,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将“两不愁三保障”、兜底保障等各类帮扶政策落实到户到人,确保监测对象应帮尽帮。
截至11月15日,全省识别认定监测对象19.94万户63.16万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人数占比39.9%。
抓好产业,夯实返贫致贫基础
咖啡厅置于田园之中,网红店周围处处是秀美景色……在新县田铺大塆村,“乡土”和“文艺”撞出火花,昔日穷困破败的“空心村”变成游客热门“打卡地”。
革命老区新县2018年8月在大别山区率先实现了脱贫。新县县委书记夏明夫说,为巩固脱贫成果,全县上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手段,从绿水青山中“掘出”金山银山,旅游产业成为全县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把好风景变成好光景”。
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治本之策和源头活水。河南持续抓好产业发展,夯实返贫致贫基础,新县旅游、正阳花生、柘城辣椒、清丰食用菌、卢氏连翘、内黄蔬菜等一批发展规模大、带贫效益好的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正在该省遍地开花。
为支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河南围绕产业增收实施“三促”,深入开展田园增收、养殖富民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加强产业扶贫基地、带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四大载体”建设,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有效帮扶模式。
截至10月底,河南纳入年度实施计划的产业项目6401个;当年新增小额信贷60亿元,惠及脱贫户17.75万户;销售帮扶产品680亿元。
做好衔接,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开封市杞县城郊乡豆贵寨村,今年73岁的曹守华说起眼下的日子笑得合不拢嘴,在曹守华三室一厅的新房里,全新的餐桌、衣柜、电视、冰箱等样样齐全,院内环境干净整洁。
类似的脱贫故事,过去几年在中原大地上不断上演,汇聚成了河南的“脱贫答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奔向乡村振兴的田野,河南不断出台利好利多政策,做好规划衔接、机制衔接、政策衔接和发展衔接,让脱贫的乡村昂首阔步走上振兴的新征程。
按照省里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实施专班推进,加强行业部门协同发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画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大同心圆。
郑州、焦作、许昌、鹤壁是河南经济实力较强的省辖市,卢氏、嵩县、淅川、台前是原来的省定深度贫困县,在迈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4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继续帮扶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过渡期内,河南继续把脱贫县作为工作重点,统筹资源力量进行重点帮扶,确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赶上来、不掉队。
同时,河南坚持以“五大振兴”为抓手,统筹做好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工作,聚焦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整体推进县、巩固提升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607-269105-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责任编辑 / 詹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