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凤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梦珂 本报通讯员 岳迎迎
4月28日一大早,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的商丘市睢阳区“娄店芦笋”种植基地,笋农们已经沿着垄沟开始了一天的采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俺家这3亩芦笋是乡政府免费提供的示范品种,产量高、口感甜,挖出来的芦笋又白又亮,收购商都抢着要。”娄店乡刘各村笋农刘付山夫妇一个在前面扒笋,一个在后面封土,动作娴熟又默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重中之重。近年来,娄店乡大力发展芦笋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拓宽销售渠道,加快推动芦笋深加工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富民的新路子。
提质增效
擦亮“娄店芦笋”品牌
为发挥品牌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增加笋农收入,娄店乡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入专项资金支持笋农扩大种植面积、更换优良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围绕科技支撑园区,与河南农业大学、山东潍坊农科院芦笋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产学研平台,组织笋农外出学习,引进鲁芦笋七号、翡翠明珠等优良品种,采取社会化服务进行托管机器喷雾,降低生产成本。芦笋单产和价格持续提高,激发笋农新发展芦笋种植面积,擦亮了“娄店芦笋”品牌。
为丰富产品种类,今年娄店乡在原有白芦笋种植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娄店芦笋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发展青芦笋。项目建成后,将一改该乡白芦笋“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笋,拉长了产品档期、巩固了地标品牌,确保产业规模和芦笋品质双提升。
目前,娄店乡芦笋种植面积4000多亩,平均亩产达4000斤以上,每亩收益2万多元,带动了全乡约2000户笋农增收。
多年来,娄店芦笋主要是卖给加工厂做罐头出口。今年,娄店乡组织引导当地收购商和专业人员对芦笋的生产、管理、销售开展“一体化”服务,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与“菜经理”品牌深度合作,联合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让“娄店芦笋”走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既保证了笋农的利益,也为芦笋产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一批年轻人开网店卖芦笋,成为拉动当地农业创新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融合发展
拉长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打造“娄店芦笋”特色品牌,娄店乡党委、政府负责人多次对接深加工企业,积极探索深加工企业与收购商、种植户建立深度利益联结机制,并与福建东山华康食品、鑫银康食品、天九集团等企业洽谈,在娄店乡建设企业原料基地、分拣车间,工序前移,融合发展,推动芦笋深加工产业发展,将芦笋产业做大做强。此举不仅可以让笋农增收,而且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奠定民富村强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劲动能。
目前,全乡芦笋产业已带动多户脱贫户从事芦笋生产、收购加工、销售服务,吸纳劳动力就业300余人。蓬勃发展的芦笋产业,成为当地农户名副其实的“增收宝”。
“产业兴,百姓才能富。”睢阳区委副书记、娄店乡党委书记秦松说,下一步,娄店乡将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729-291245-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责任编辑 / 张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