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块门板一样,吕军帅绷直身体,笔直后仰摔在舞台上,“砰”的一声,让人看着都觉得痛。“这是戏曲里一个很有难度的程式动作‘僵尸’,也被称作‘僵尸摔’,表现角色死去或昏厥,这个动作我练了近20年。”12月3日,记者见到了正在排练豫剧《打金砖》的吕军帅,他扮演老生“刘秀”,这也是他塑造的最经典的角色之一。一次基层演出结束后,望着台下热情的乡亲们,吕军帅告诉记者:“天南地北到处都有咱们豫剧的观众,我感觉越唱越有劲儿。”
吕军帅跟随剧团下基层演出。李思豫 刘晓明 摄
看大戏,是老百姓最喜欢的娱乐方式。豫剧根在河南,但是已经在全国唱响。
豫剧名家李树建去年10月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接连献上的《程婴救孤》《清风亭上》两出豫剧经典,盛况空前、一票难求,豫韵飞扬,乡愁相续,更让文化交融余音绕梁、渐入佳境。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曾多次到长春演出《穆桂英挂帅》《梵王宫》等作品,豫腔豫调豫滋味,天真可爱、纯粹灵动、清风铺面的表演样式也赢得东北观众的由衷欢喜。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成为传播主渠道的情况下,那些敬业精业、深入山乡的豫剧团队和豫剧演员,可能因为一个精彩惊艳的感人瞬间,就能够火遍全网,这样的火是有真才实学、真材实料、真金不怕火炼的艺术之火,值得肯定和推广。
豫剧为什么能够唱响全国?老中青的传帮带是一个原因,艺术根基丰厚、艺术团队强大、艺术创新密集,是一个原因。豫剧所借以成型的“河南话”本身具有普适通用、融通万里的语言学特质,是一个原因。豫剧所立足的中原大地历史丰厚、故事多多、文化博大,是一个原因。豫剧所深深打动每一个天南地北“河南人”的心,使得更多乡情乡思乡愁得到释解和接续,是一个原因。豫剧和现代表达、网络传播的结合度、融合度比较高,也是一个原因。
最为根本的,或者最具决定性的,是因为豫剧之中贯穿着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一戏相牵,情理交融,不管是《朝阳沟》《刘胡兰》《焦裕禄》,还是《卷席筒》《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一点点浸润人心、支撑感知,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始终是主旋律、主基调。
唯其如此,豫剧本身始终具有深厚大众化和人民性的天然属性。即便没有听过豫剧的人们,大概也多多少少听到过常香玉捐献一架战斗机,保卫我们国家的故事,那不是故事,是真事,那是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也是豫剧和豫剧艺术家们的根与魂。从根本上,豫剧不是孤芳自赏的庙堂艺术,而是活在民间的大众文艺。在火热的生活里、滚烫的人世间,豫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染力、服务力源源不断、绵绵不绝。
于是,美丽中国如画江山,豫剧始终在路上。在广大乡村大地,哪怕十分简陋的舞台之上,无论风霜雨雪、酷暑严寒,送戏下乡到基层,到最需要一场好戏慰平生的基层群众身边去,只要大戏开启,哪怕台下只有寥寥几个老人在看,就一定要一丝不苟地唱完,包括“贵步”“僵尸摔”“甩头功”“椅子功”等独门绝技、看家功夫,都不计成本、尽情展现,为的是来自大地之上、群众之中最为质朴直接的欢笑之声,豫剧的这种为了人民的艺术精神由此得到彰显。根在河南,心有大我,足以唱响中国、走向世界。(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翼)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341239-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