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旧时那些已经消失的72行和民俗(五)

时间:2014-11-25 08:57:04|来源:驻马店广视网|点击量:19894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旧时72行及民俗图————

1、卖糖瓜糖饼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祭灶王爷。


 

2、耍钹

        表演者多为戏班中人,扮作道姑模样,在殿中完毕后耍手中铜钹,但见铜钹上下翻飞精彩异常。


 

3、卖凉粉

        前挑一盘上放碗筷作料等物,后面的桶里放着凉粉,凉粉用铜片旋成细条。


 

4、三棒鼓


 

5、卖小鞋

        四乡之人做大小小孩鞋数双,在花市或土地庙设地摊出售。


 

6、卖豆腐


 

7、蹬梯子

        旧时一种杂耍形式,多为女童表演。表演时下面的人用脚噔一梯子,女童立于上面作各种动作。


 

8、做潮烟

        京中烟铺交款烟叶制成方块,用铁刨子制成丝叫做潮烟。


 

9、唱大鼓书

        "大鼓书"是过去北方比较常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清朝末年开始在东北地区流行。民国年间形成了奉天大鼓(也称奉调大鼓、东北大鼓)、吉林大鼓(也称东城调,流行于吉林市一带)、江北大鼓(流行于松花江以北地区,又称"屯大鼓")等几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流派,可见是相当盛行的。


 

        唱大鼓书的服装、道具、伴奏都很简单。一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鼓架子上,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伴奏有一把三弦即可。还有的甚至不用鼓,一人自弹自唱,用脚打板击节,类似"单弦"的形式。其实,东北的大鼓书就是由"弦子书"发展而来的,据说还与满族祭祀时萨满在三弦伴奏下唱的"神歌" 有着一定的关系。至于演员的服装,和说评书、相声一样,外罩一件长衫即可,早期演出也不用化妆,弦子一响、鼓板一敲就可以开唱。后来虽然有了女演员(俗称"女大鼓"),也只不过略施淡彩,外穿旗袍而已。
 


 

10、卖鞋垫嬗垫


 

11、练皮条子

        用木棍三根绑一架子,上拴皮条两根,用手拉着表演各种动作。


 

12、剃头放睡

        每日将头剃完,筋骨疼痛者,剃头的坐于高凳之上,其人躺在剃头的腿上,令其捶拿,其快活劲儿无比。这就表示了剃头匠除理发梳辫外,至少要学会按摩。这正像明代吴正伦《养生类要》辑古人对头发的经验,提出发多梳,能去风明目的养生之道一样。而清代北京的剃头匠除掌握梳、编、剃、刮、剪、剔、染等基本技能外,还会捏、拿、捶、按、掏、接、活、舒、补等医术,也正是为了使剪理发的内含更加全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10596-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申晴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旧时那些已经消失的72行和民俗(四)
  • 下一篇: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龙眼岗